资讯 更多 >>
重磅!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
曾春亮被执行死刑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动态更多 >>
保护古树名木, 守住“乡愁记忆”
厄尔尼诺对全球大米市场有何影响?
中国金茂:前7月取得签约销售金额92...
实际回购股份金额未达到回购报告书...
高盛:维持置富产业信托(00778)“沽...
国安处已带走9人 与“612基金”有关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服装产品:不...
杭州新东方遭网红举报全面停课,教...
房屋拆迁补偿款被挪用?官方回复了
厄瓜多尔治安形势严重恶化,总统候...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动态 > >> 正文
 
保护古树名木, 守住“乡愁记忆”
来源:腾讯网     时间:2023-08-10 17:53:15

提起渭南市白水县,不少人会想到“苹果之乡”“四圣故里”,其实,在这个充满人文底蕴的县城,还有着极为悠久的古树文化。在白水,古树名木是一本正在呼吸的“编年史”,是一处静默不言的“山河印记”。

时值盛夏,走进白水县史官镇仓颉庙内,柏树的枝丫间迎着阳光泛出新绿,仓颉文化诉说着悠久的文明,古柏年轮铭刻着岁月的记忆。庙内48棵古柏姿态各异、形态万千,与仓颉庙融为一体,显示出勃勃生机。

仓颉庙内最大、最古老的柏树是仓颉手植柏,相传由人文始祖仓颉亲手种植,树干犹如飞流直下,像奔腾不息的瀑布,至今依然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资料图】

“全国5000年以上古树仅有5株,都在陕西,仓颉手植柏就是其中之一。这棵古柏树高17米,树围7.8米,地围9.9米,平均冠幅14.5米,被誉为文明之根,也叫‘长寿树’。这个小铁牌就是古树的‘身份证’,通过扫描保护牌上的二维码,就可浏览古树的相关信息。”8月7日,白水县仓颉庙古树养护员王虎杰介绍道。

古树之所以能够穿越千年,见证历史,得益于人们从古至今持续不断地守护。仓颉庙因平均树龄最大,被誉为“中华古柏群之首”。

“今年5月我们邀请北京林业大学古树保护专家组对庙内的古树进行了健康体检,并为仓颉手植柏编制形成了‘一树一策’古树名木保护方案。如今庙内都安装了监控、避雷针、热成像、病虫害监测仪等设施,24小时实时监测古柏生长情况,全面增强对古树的精准保护。”白水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启表示。

除了有5000年岁月的仓颉手植柏,全国百棵名树之一的 “柏抱槐”也在仓颉庙内,柏树距今四千年,槐树距今两千年。位于白水县林皋镇古槐村,树龄约有2000余年,有着“天下第一槐”美称的古槐,1995年被国家林草局(国家林业部)确定为“中国百棵奇树之一”,于2004年入选陕西省古树名木名录,是美丽乡村画卷中不可替代的元素。

据统计,白水县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共有178株,包括特级保护(1000年以上)61株,一级保护(500至999年)18株,二级保护(300至499年)13株,三级保护(100至299年)86株,主要树种有侧柏、国槐、皂角等共计7科9属11种。

近年来,白水县始终把古树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制定《白水县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方案》,公布举报电话,按照“一树一档”要求对全县178棵古树进行挂牌保护;明确古树名木养护责任单位、养护责任人,建立档案管理网络体系;定期开展古柏群防风、防雷、防火、防人为破坏、防病虫害监测;编制、出版白水古树名木画册,宣传古树文化等,形成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白水模式”。

“古树因前人呵护而传世至今,那么我们也应该传承这种美德,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古树,让每一棵古树名木继续感受来自人类的爱心与温情。”仓颉庙古树养护员王虎杰说。

一棵古树,一部绵延的历史;一棵古树,一抹千年的乡愁。每年的谷雨节气,仓颉庙都会举行祭祀文祖的仪式,来自各地的中华儿女经常在此举行寻根、探源、缅怀、瞻仰活动,古树参天而积淀厚重历史,让仓颉庙增添了更多的灵气。

2020年,新一代载人飞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仓颉手植柏籽种遨游太空,太空育种苗长势良好,更好地延续了仓颉手植柏的基因,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手植柏”头在云里插,“柏抱槐”死合不离抱疙瘩,“干喜鹊”迎客翘尾巴,“扁枝柏”扁身扁枝扁杈杈,“转枝柏”预知旱涝巧捎话,“再生柏”复活更潇洒……正如民谣所唱,古树名木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寒来暑往中迎日出、送晚霞,守日月、候星辰,让白水成为了一座“有乡愁记忆的城”。

“古树是活着的历史,它们与岁月俱长,与山川同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力度,进一步挖掘宣传白水古树文化,讲好白水故事,让绿色‘活文物’枝繁叶茂。”白水县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启说。

来源|群众新闻

作者|梁少飞 潘美玲 张莉娜

监制|赵侠

制作|陈君尧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