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重磅!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
曾春亮被执行死刑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动态更多 >>
常州天宁:多元化帮扶 让残疾人走...
行政处罚邮寄送达的法律规定_送达的...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演讲团故城行...
送中医锦旗用语大全_送中
香港,正在重新变热
普京:2022至2023年度俄谷物产品出...
增长20.5%!前4月房产税收入来了 ...
全球热文:2023年北京科技周在绿心...
欧冠本周最佳阵容:B席领衔,曼城6...
广发银行信用卡合规风险频出 去年...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动态 > >> 正文
 
常州天宁:多元化帮扶 让残疾人走出“人生孤岛”-全球新要闻
来源:常州日报     时间:2023-05-19 04:42:17

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今年5月21日是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天宁,有许多像“红绳残疾人之家”、德康驿站这样的机构和组织,多年如一日关爱残疾人,帮助他们掌握生活和就业的技能,改善生活,融入社会。

居家就业,编织残疾人的新生活


(相关资料图)

五颜六色的毛线、款式各异的编织衣物、闪亮的聚光灯……如果不说,相信没人会把这里和残疾人之家联系起来。其实,这是天宁区4月刚刚挂牌的“红绳残疾人之家”,也是天宁区第一家由企业领办兴办的残疾人之家。

5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红绳残疾人之家”,鲜艳的毛线团堆满了桌子,十几名残疾朋友一边细致地编织着手中毛线,一边愉快地交流着生活和工作中的心得。“这一针偏了,要再向下一点……”在她们身边,“红绳残疾人之家”的负责人金璐正在耐心地对她们进行指导。“只要天气好,我们都会来这里,织织衣物聊聊天。”成员朱明珮告诉记者,在这里做编织,让她接触和结识了许多相同处境的朋友,大家每次工作时聚在一起都会很开心。

和普通的织物产品不同,金璐作为常州打毛衣界“一姐”,她设计的编织作品许多都在上海时装周上亮相,销量火爆的同时也让参与编织的残疾人收入有了稳定的保障。“看到自己亲手编织的衣服成为爆款,这种感觉真的很幸福。”今年58岁的李仙萍是最早跟着金璐学编织的,也是手艺最好的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跟着金璐学编织已经8年了,每个月的编织工作能为她增收2000元左右,“编织在改善我生活的同时,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更懂得欣赏美与时尚。”

虽然“红绳残疾人之家”才刚成立不久,但金璐坚持免费为残疾朋友进行技能培训已经有10个年头了。她告诉记者,15年前她从上海回到常州,2014年在闺蜜的介绍下为天宁区的残疾人举行了一次编织培训。看着她们学编织的热情和认真劲头,金璐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从那之后,金璐就一直坚持定期为天宁区的残疾朋友进行编织和烹饪方面的培训。“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存之本。”金璐表示,下一步,她将继续发挥企业家的优势,让“红绳残疾人之家”吸纳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辅助性就业方面的培训和帮助。

艺术疗愈,打开与社会接触的“第一道门”

5月18日,青龙街道德康驿站的18名学员走进青龙实验小学,与学生们一起开展“艺术疗愈”活动,打开学员们与社会接触的“第一道门”。

现场,在专业老师和志愿者的陪同下,进行学员绘画作品展,学生与学员一起制作冰箱贴、毛巾小兔、完成曼陀罗画等活动。驿站负责人潘骏表示,这是他们的学员首次走出站点和学生们展开互动。“这是借助学校窗口,让社会了解有这么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让学员突破自我,获得自信和被认同的价值感,同时也让外界打破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刻板印象,给予认同、尊重和接纳。”

这次活动并非学员与学生们的第一次见面。今年3月,来自青龙实小的孩子们就已经来到过青龙街道德康驿站。当天,他们一起经历了音乐疗愈、学做手工、摆摊义卖,互相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当天就有学生表示,发现了学员们可爱和温暖的一面。”潘骏说。

青龙街道德康驿站成立于2018年5月,为常州市首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站。目前该站点服务精神障碍患者300余人,其中有35位病情稳定的患者成为站点长期服务对象,同时,每年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居家上门服务超1000次。站点每周开展认知训练、体能训练、生活技能培训、社交技能培训、绘画音乐疗愈、就业帮扶六大类康复课程,每月组织集体生日会,每季度组织户外活动,针对每位学员,建立个案管理服务制度,并做好康复活动记录,因地制宜提供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助力精神障碍患者走出“精神孤岛”。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我们站点的学员都颇有成长。他们逐渐愿意走出家门,接受专业的咨询和康复训练指导,掌握和提升了生活、社交、就业等技能。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社会融入,预防社会排斥,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青龙街道青龙苑北区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徐小洁说。

(汤怡晨 董逸 高瑛)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