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重磅!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
曾春亮被执行死刑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动态更多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推出花季旅游品牌...
全球观察:唐嫣中戏同学聚会上热搜...
焦点播报:切尔西得分手普利西奇腿伤...
这个小长假,重庆道路交通安全实现...
瓢组词组_瓢生字的组词
清华团队《科学》发文 揭示星系外...
每日速递:V观财报|*ST吉艾被立案...
卡姿兰大眼睛浓密不打结睫毛膏(卡...
环球快播:星光里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焦点日报:申请书格式此致敬礼位置...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动态 > >> 正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推出花季旅游品牌节庆活动——河套花开引客来 天天微速讯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3-05-06 06:05:46


(资料图)

一树花开一树春,一季花事醉游人。4月下旬以来,河套平原万亩梨花竞相绽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绚烂引来各地游客相聚花海,赏花踏春。作为梨树种植的集中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五原县以及杭锦后旗等地,依托灼灼绽放的梨花举办“梨花节”,希望以花为媒,以节兴产。

风起梨花醉,共享临河美。4月22日,临河区第五届梨花节暨2023年美丽乡村旅游文化节在干召庙镇民主村开幕。民主村梨花满园,别具特色,自2017年首届梨花节开幕后,梨花节便逐渐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我们一大早就和朋友过来了,赏梨花、品美食、看表演,玩得不亦乐乎。”游客王玉霞告诉记者,活动现场还有不少农副产品售卖,自己准备买点带回去。

临河区副区长斯庆高娃介绍,本届梨花节活动开幕当天便吸引游客约3万人次。“我们希望通过梨花节盘活存量资源,拉动文旅消费,带动当地林果业、餐饮业等产业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打造农商文旅体多产业、多领域融合互通的休闲消费体系,发挥旅游的综合效应。”斯庆高娃说。

巴彦淖尔市素有“塞上江南”之称,当地梨树、向日葵种植历史久远,临河、五原、杭锦后旗等地有着众多梨园、葵园。全市各地均围绕主要花季旅游景区景点,建设观景台、赏花台、旅游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发展赏花经济基础良好。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进一步擦亮“苹果梨之乡”“葵花之乡”的金字招牌,重点打造“梨花节”“葵花节”两大花季旅游品牌节庆活动。从4月初至5月末,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以“赏花为题、引花为媒、因花而动”组织全市各级文旅部门和旅游企业,打造一批差异化的主题文化旅游产品,推出一批贯穿全市、绚丽多彩的春季特色旅游活动。

赏梨花风韵,游最美乡村。4月26日启幕的五原县、杭锦后旗梨花节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为了让游客愿意来、经常来,五原县塔尔湖镇特地规划出10余亩梨园供梨花节期间梨树认领专用,认领人可全程参与果树管理。“我们依托梨树种植产业举办梨树认领,让更多人品尝到酥脆爽口、甘甜多汁的早酥梨,进而提升乡镇旅游知名度。”塔尔湖镇党委书记韩鹏程说。杭锦后旗沙海镇镇长杨晓刚告诉记者,举办梨花节旨在打造沙海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同时推动沙海枸杞、杂果等特色产业尤其是苹果梨业的发展。“围绕激活消费、助农纾企等中心工作,我们举办了‘共赏梨花绽放,助力乡村振兴’暨沙海梨花节首届直播和短视频带货助农大赛,希望借助梨花节这一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这里的特色产业。”杨晓刚说。

百果香生态采摘园负责人刘西志告诉记者,梨花节为沙海镇带来了人气,也为自己的采摘园带来了顾客。塔尔湖镇联丰村黄河谣农家乐负责人赵华表示,家里的客人在活动期间明显增多。希望以后能够依托当地资源,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让生意越来越红火。

梨花节四处“开花”,如何避免同质化发展引发的低水平竞争?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苏宏业表示,发展赏花经济要打出“特字牌”、挖掘“独字号”,积极探索“赏花+”模式,以本地特色拓展赏花经济范畴,如“赏花+演艺”“赏花+赛事”“赏花+研学”“赏花+疗养”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赏花经济’要四季不败,就需植入文化基因,培育优势品牌。通过充分挖掘特色民俗、历史文化以及特色自然景观,将赏花经济与之结合,借助文化营销,用‘文化味’扩展‘赏花经济’的内涵,打造赏花品牌。与此同时,将赏花与种植、加工以及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等紧密结合,在乡村赏花游中增添民宿、特色体验等旅游项目,延长消费链,开发出当地有特色的‘花产品’,形成产业。通过丰富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将赏花游转化为度假游。”苏宏业说。 (经济日报记者 余 健)

关键词: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