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更多 >>
重磅!央行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
曾春亮被执行死刑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动态更多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预防食源性中毒...
世界银行行长:中国经济反弹为全球...
吉本多香美迅雷下载_吉本多香美皆月...
盆腔积液需要治疗吗? 环球微资讯
北美空头连续两季录得亏损,但做空...
爱聊荣获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公司清算期间有多长?清算期间由谁...
邦达亚洲:美元美债携手下滑 黄金...
快消息!CCTV5直播:中国2位世界第...
世界热点评!中原银行(01216.HK)拟...
会展 更多 >>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动态 > >>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预防食源性中毒健康提示 全球短讯
来源:极目新闻     时间:2023-04-14 21:11:38

央视网消息:春季,野菜、蘑菇等一些野生植物生长旺盛,各地因误采、误食野菜、野果引起中毒的事件也日渐增多。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了预防相关食源性中毒的健康提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野菜中毒有哪些情况呢?有些有毒植物与常见野菜、野果的外观相似,如毒芹与水芹、化儿草与血皮菜、马桑果和桑葚等,误采误食后引起中毒。有些野菜、野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蕨菜,如果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野菜中毒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农家乐等场所,野果中毒则多因儿童、野外作业者误采误食引起,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国家卫生健康委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在公园、路边或野外采摘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野果食用。

春季毒蘑菇中毒多见于云南、贵州、湖南等南方地区,主要由自采或误食野生蘑菇引起,多发生在家庭和街头摊点。毒蘑菇中毒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幻视幻听、谵妄、光敏性皮炎、肝脾肿大、呼吸困难、肝损害甚至死亡等。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食用野生蘑菇,各地应根据当地毒蘑菇中毒的特点、毒蘑菇种类、高发季节,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野生蘑菇成熟期前加强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发生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议竖立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发地区要预防贝类和鱼子中毒

针对一些高发地区,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发布了预防贝类和鱼子中毒的相关提示。

贝类中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渤海区域一般在5月份,东海区域6月份高发,贻贝(又称海虹、淡菜)和蛤蜊等是近年发生贝类中毒的高风险贝类,主要以麻痹性贝类毒素为主。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赤潮发生时,贝类大量摄食有毒藻,藻毒素会在贝类体内累积,当人食用该贝类时就存在发生中毒的危险。主要症状包括唇、舌、指尖、腿、颈麻木,运动失调、头痛、呕吐、呼吸困难,重症者会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因此叫作麻痹性贝类中毒。预防贝类毒素中毒要对捕捞的贝类进行毒素监测。对海水养殖区附近的水质进行监测、预报,如发生赤潮时,应对养殖的贝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鱼子中毒在我国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时有发生,主要由石斑鱼鱼子引起。石斑鱼鱼子有毒,特别是在四、五月份毒性更强,中毒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头痛,严重者抽搐、昏迷甚至死亡。预防鱼子中毒,最好的措施就是不食用有毒鱼卵,如食用淡水石斑鱼时,一定要将鱼子、鱼血、内脏清除干净,同时,也不要用来喂食家中的鸡、猫、狗等动物。食用后出现任何不适,轻触咽喉位置催吐并迅速就医。

(来源:央视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关键词:

上一页
下一页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